李忠杰,男,江蘇人,1952年10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
現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副會長等。
社會兼職有: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治學會常務理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專家評審組成員,國家“四個一批”人才選拔評審組成員;北京市委黨建專家顧問組成員;若干大學和黨校的兼職教授;一些刊物的顧問、編委等。
長期從事黨的基本理論、國際問題、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領導藝術等問題的研究教學。代表性著作(包括合著)有《社會主義改革史》、《社會主義改革論》、《列寧主義論綱》、《蘇聯的演變和解體》、《馬克思主義先驅者與中國》、《世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跨越世紀的偉大旗幟》、《跨世紀歷史畫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鄧小平理論干部讀本》、《鄧小平農村建設理論》、《“三個代表”與黨的建設》、《“三個代表”與世界眼光》、《中國共產黨歷屆中央委員大辭典》(集體成果)等。發表論文多篇。
研究領域
研究領域廣泛。成果涉及馬克思列寧主義、科學社會主義、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國際共運史、世界社會主義改革史、國際政治與我國對外戰略、政治學、中共黨史、黨的建設、經濟學、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精神文明建設、思想政治工作、領導科學、哲學、法學等許多學科和領域。
代表著作
曾參與編寫《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綱要》、《鄧小平黨的建設理論學習綱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綱要》;參加中組部《全國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考試大綱》及配套《學習讀本》的編寫、審改工作;多次參加對各種綱要、教材、文稿、論文、電視片的修改、評審、評獎工作。
《社會主義改革史》、《社會主義改革論》、《列寧主義論綱》、《蘇聯的演變和解體》、《馬克思主義先驅者與中國》、《世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跨越世紀的偉大旗幟》、《跨世紀歷史畫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鄧小平理論干部讀本》、《鄧小平農村建設理論》、《“三個代表”與黨的建設》、《“三個代表”與世界眼光》等。
代表性論文
1.馬克思主義理論方面:《馬克思恩格斯對待未來社會的方法論思想》、《恩格斯晚年思想與社會主義建設》、《論列寧主義》、《列寧“社會主義能夠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勝利”思想的歷史考察》、《馬恩列關于社會主義的構想與社會主義的現實》、《顛撲不破的偉大真理——談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要用馬克思的精神研究和運用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一例》。
2.鄧小平理論方面:《鄧小平理論與跨世紀發展戰略》、《旗幟問題至關緊要》、《鄧小平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學習鄧小平治國理政的藝術》、《陳云對鄧小平理論的貢獻》。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方面:《從大局高度深刻領會“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把握“三個代表”的科學內涵》、《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充分認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三個代表”的時代特征》、《“三個代表”與共產黨執政的規律》、《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4.科學發展觀與和諧社會建設方面:《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發展全局》、《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構建和諧社會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認識》、《辯證把握構建和諧社會的新理念》。
5.科學社會主義方面:《試論當代社會主義運動的多樣性》、《構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運行機制》、《全面科學地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的問題》、《科學把握社會主義本質——由房屋而論什么是社會主義》、《從社會運行機制的角度看兩種制度發展變化的內在邏輯》、《在中國與世界的雙向互動中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解析“四個如何認識”》、《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和研究》、《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
6.國際共運史方面:《關于“阿芙樂爾”巡洋艦的炮聲》、《國際共運與知識分子》、《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國際性質問題》、《第一國際與波蘭問題》、《試論第二國際后期的歷史功績》、《關于共產國際的組織性質問題》、《1935—1939年共產國際反對法西斯侵略戰爭的斗爭》、《共產國際與第二次世界大戰》、《考茨基后期的政治思想》、《當前國際共運形勢與前景展望》。
7.蘇聯東歐問題方面:《蘇聯在農民問題上的歷史教訓》、《赫魯曉夫時期蘇聯農業改革的得與失》、《莫洛托夫“反黨集團”案揭秘》、《蘇聯價格改革》、《蘇聯將以何種途徑擺脫困境》、《對蘇聯8月19日—21日事變的初步分析》、《東歐各國黨演變的教訓》、《從領導戰略的角度看蘇聯演變的幾點教訓》。
8.社會主義改革史方面:《社會主義改革的制導戰略和策略》、《民主化、科學化、法制化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清除封建遺毒,把改革事業推向前進》、《社會主義改革的歷史性成就》、《社會主義國家改革面臨的難題》、《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過程中的社會動亂問題》、《熱話題與冷思考——關于社會主義改革的對話》。
9.政治學方面:《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從大局出發,維護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對臺灣選舉結果及其影響的估量和對策分析》、《要研究和處理好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破解權力“魔方”》、《民主新論》、《領導活動的內部結構和規律解析》、《我們應該建設一個什么樣的政府》、《樹立正確的地位觀》。
10.國際政治方面:《當今世界十大趨勢》、《論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新世紀中國全球戰略構想》、《論建立國際文明新秩序》,以“怎樣認識和把握當今的國際戰略形勢”為總題目的8篇長篇系列文章:《怎樣認識和把握當今時代的主題》、《怎樣認識和維護我國的國家安全》、《怎樣認識和推動世界多極化進程》、《怎樣認識和推進國際社會的民主化》、《怎樣認識和對待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怎樣認識和把握世界經濟的運行規律》、《怎樣認識和對待綜合國力的競爭》、《怎樣把握和推進我國新世紀的國際戰略》。
11.中共黨史方面:《試論抗戰爆發前后毛澤東同志的外交思想》、《中國共產黨處理國際共運中黨際關系的歷史經驗》、《20世紀的中國與中國共產黨》、《世紀之交話五四》、《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黨代會:十五次與第一次》、《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歷史進程和主要經驗》、《解讀分合史,鍛造大戰略——關于國共合作史的思考》、《建設一個和平發展文明進步的世界》。
12.黨建方面:《領導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論“三講”》、《作風問題也是形象問題》、《全面推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精神》、《陳云同志黨建思想的理論貢獻》、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為題的4篇系列文章、《論保持黨的先進性》、《加強共產黨員的人品建設》。
13.經濟學方面:以“怎樣認識新形勢下的勞動和勞動價值問題”為總題目的4篇長篇系列文章、《唱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勞動之歌》、《加入WTO: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充分發揮金融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14.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方面:《世界科技發展的戰略態勢》、《全國省級發展戰略比較分析》、《牢固樹立全面進步的社會發展觀》、《實行均—非戰略,縮小東西差距》、《時代課題——領導干部與環境保護》、《堅持社會的全面發展和進步》、《走向新的五十年》、《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問題》。
15.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推進社會科學工程化的十項建議》、《大力推進跨世紀的精神文明建設工程》、《建設富有時代特征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奧林匹克與人類文明》、《論建設先進的黨內文化》、《怎樣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實效》。
16.哲學方面:《結構變化屬于質變而不屬于量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補論》、《解放思想沒有盡頭,實事求是要一以貫之》。
17.法學方面:《堅持和貫徹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20年法制建設的理論和實踐》、《正確理解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的關系》。
為新華社撰寫“特約評論員”文章數十篇。各種“新華短論”50篇。
在美國9·11事件發生前,指導學生完成了50萬字的博士論文《世界恐怖主義及其對策研究》,被評為(中央黨校第一篇)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參與的電視政論片、內參片 《蘇東劇變啟示錄》(1991年,3集,內參片,縣處級以上干部中放映)、《揮劍斬腐惡——國外腐敗丑聞和反腐斗爭紀實》(1994年,3集,內參片)、《黑色恐怖——法西斯主義的崛起和覆亡》(1995年,4集,內參片)、《世紀鐘》(1996年,6集,電視臺公開播映)等。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2023年全國“兩會”有多個層面的特殊意義。2023年全國“兩會”是黨的二十大后的首次全國兩會,如何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和人民共同行動,如何布局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接下來的工作,都是2023年全國“兩會”的重點內容。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砥礪前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懈奮斗! 為更加全面深入學習2023年“兩會”精神及“兩會”內容要點,政研智庫培訓中心為全國各級政府及企事業單位開展2023年“兩會”精神解讀專題培訓。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精神,我單位擬聯系權威專家就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進行專題學習解讀,如有需要,請聯系我們(聯系電話:010-56037186,13439519466,1305136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