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河(1955-),陜西大荔人,經濟學家。中國城鄉二元結構改革特別農業農村改革推動者之一,也是新時期主張改革需要頂層設計的知名專家。現任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兼任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副會長,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理事等職。
主要研究領域
宏觀經濟分析、產業結構與產業政策、農業和農村發展政策、體制改革等。
主要學術論文
? 新形勢下的糧食安全問題;
? 加入WTO后誰在大宗農產品貿易中受益;
? 高成本時代農業的路怎么走;
? 我國工農業發展比例關系的研究;
? 對當前經濟形勢判斷與今后宏觀政策的思考;
? 對低收入者與高收入者之間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分析;
?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戰略選擇;
?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高端產業;
? 城鎮化是未來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 中國結構轉型進入加快期;
? 改革需要頂層設計;
? 從“三個賽跑”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緊迫性;
? 城鎮化是新時期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 從兩對變量變化看經濟結構調整的難度;
? 關注窮人和幫助窮人;
? 論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
? 現階段流動性過剩的成因與建議;
? 當前全球化條件下我國經濟安全與重大產業戰略研究;
? 中國夢:邁向發達的高收入國家。
主要著作
l 《結構轉型與經濟可持續發展》(2014年,中國計劃出版社);
l 《科學發展觀》(2006年,人民出版社);
l 《中國道路》(2011年,經濟科學出版社);
l 《中韓可持續均衡發展戰略》(2012年,中國計劃出版社);
l 《中國城鎮化實踐與未來戰略構想》(2011年,中國計劃出版社);
l 《開放條件下的中國產業安全問題》(2010年,中國計劃出版社);
l 《中國產業結構變動與產業政策演變》(2009年,中國計劃出版社);
l 《我國食品工業發展戰略研究》(2008年,中國計劃出版社);
l 《哈爾濱發展戰略研究》(2010年,經濟科學出版社);
l 《結構轉換與農業發展》(2004年,商務印書館)等。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2023年全國“兩會”有多個層面的特殊意義。2023年全國“兩會”是黨的二十大后的首次全國兩會,如何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和人民共同行動,如何布局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接下來的工作,都是2023年全國“兩會”的重點內容。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砥礪前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懈奮斗! 為更加全面深入學習2023年“兩會”精神及“兩會”內容要點,政研智庫培訓中心為全國各級政府及企事業單位開展2023年“兩會”精神解讀專題培訓。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精神,我單位擬聯系權威專家就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進行專題學習解讀,如有需要,請聯系我們(聯系電話:010-56037186,13439519466,1305136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