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抗大紅色教育
【 要目 】
● 紅色主題教育
● 家風教育
● 黨性教育
☆ 項目背景
邢臺抗大:一個時代不可磨滅的印記
☆ 模式設計
穿一套紅軍服 上一堂革命傳統教育課 訪談一位革命后代 看一批紅色革命遺址 開展一次體驗教育活動。
☆ 項目策劃
專題一:抗大精神模塊 專題二:黨史黨建模塊 專題三:家風模塊 專題四:黨性修養模塊 專題五:文化邢臺模塊
☆ 專家介紹
一、邢臺抗大:一個時代不可磨滅的印記
邢臺縣前南峪村,是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敵后總校所在 地。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簡稱"抗大")陳列館坐落在河北省邢臺縣 漿水鎮前南峪村,2001 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 地",2002 年被中央軍委命名為"國防教育基地"。該館北依滔滔大河, 南眺巍巍太行。居高臨下,氣勢恢宏,整個建筑由青石砌成,顯得格 外質樸、莊重。該館由省、市、縣三級政府投資建造,總投資約 250 萬元,占地面積 10000 平方米,建筑面積 1100 平方米。工程于 1997 年奠基,于 1999 年 4 月 30 日竣工,是一座規模較大的抗大專題陳列 館。
1940 年 11 月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由延安輾轉遷址到河北邢 臺,留下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鄧小平、劉伯承、羅瑞卿、 何長工及抗大學員生活、學習、戰斗的崢嶸歲月。抗大紀念館陳列著 自抗大 1936 年建立到新中國成立 14 年的建校史和艱苦卓絕的戰斗史 的大量圖片和實物。置身抗大紀念館內,觀賞著件件珍貴的文物,愛 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的營養會潛移默化地洗滌著人們的靈魂,艱苦 奮斗、不怕犧牲的抗大精神會自然而然地浸染著人們的心靈。這里已 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二、“五個一”教育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傳統資源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要把這些革命傳統資源作為開展愛國主義和黨性教育的生動教材,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習黨的歷史,深刻理解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的 歷史必然性,進一步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黨和人民的事 業不懈奮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政研智庫利用和挖掘邢臺抗大革命傳統教育資源,設計總結出了 “五個一”的教育模式,即:穿一套紅軍服、上一堂革命傳統教育課、 訪談一位革命后代、看一批紅色革命遺址、開展一次體驗教育活動。 教學形式設計為專題教學、互動教學、現場教學、情景教學、紅色拓 展項目、體驗式教學等。通過多角度、多層面解讀邢臺抗大精神,達 到“以情動人、以史育人”的教學目的。
穿一套紅軍服
紅軍衣領上縫兩塊紅布領章,象 征紅旗普照全國。帽中央縫上一顆紅 布五角星,象征工、農、兵、學、商 團結一心向革命。打造穿一套紅軍服課程培訓突出 反映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及抗大學員的革命本質,同時紅軍軍服 本身的革命性特征和革命紅色精神的傳播也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上一堂革命傳統教育課
創新革命傳統教育課程,傳承抗戰時期的寶貴精神財富,整合中 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清華大學等著名黨建專家、教授,選取典 型的歷史事件和當前熱點話題,進行深入的闡述和更具示范性的探究,此外還特聘一批邢臺抗大當地黨史專家及紅軍后代,推出了一系列的精品專題課程,如:《前南峪精神》、《弘揚玉蘭精神,做玉蘭 式好黨員好干部》、《習總書記家國情懷》、《習總書記新時期治國 理政》、《毛澤東領導科學與藝術》、《領導者心理健康與調試》等。
訪談一位革命英雄后代
共同回憶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抗日戰爭故事,弘揚抗日的革 命精神,為新時期的改革凝聚力量。有這樣一群人,建國、建新是特 屬于他們那個時代的名字。如今,他們大多已是花甲之齡,有的甚至 年逾古稀。他們的父輩曾為新中國的誕生和建設付出青春與生命,而 他們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將這些已近模糊的故事記錄下來。開設訪談一位紅軍后代課程,希望大家能記住抗日戰爭英雄, 傳播革命精神,將抗日戰爭精神發展成為社會正能量的主流。
看一批紅色革命遺址
抗大紀念館陳列著自抗大 1936 年建立到新中國成立 14 年的建校史和艱苦卓絕的戰斗 史的大量圖片和實物。置身抗 大紀念館內,觀賞著件件珍貴的文物,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的營養會潛移默化地洗滌著人們的 靈魂,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抗大精神會自然而然地浸染著人們的心 靈。抗大紀念碑建于抗大建校 50 周年之際,是全國唯一一座抗大紀念 碑。通高 13 米,全部由漢白玉雕砌 而成。正面匾芯“中國人民抗日軍事 政治大學紀念碑”15 個鎏金大字,由 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題寫;碑 陰為抗大總校副校長何長工撰寫的“邢臺漿水抗大總校太行山駐地紀念碑”碑文;東側匾芯由抗大總校代校長徐向前元帥題詞:“繼承和發揚抗大的光榮傳統,為改變老區 的面貌而努力”;西側匾芯為開國上將李志民題寫的“抗大精神永放 光芒”。紀念碑廣場栽植松柏,稚碧俏綠、四季常青。“雄碑擁翠” 已成為標志性建筑之一。
抗大舊址群是全國規模最大、 保存完整的重要革命遺址。校部駐 前南峪、政治部駐漿水村、供給處 駐河東村、衛生處駐安莊,學員隊、 上干科、陸軍中學等機構駐地分布于漿水川 40 多個村子。
開展一次體驗教育活動
轉變教學方式,學員統一穿紅軍服,重溫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抗大學生生活經歷,將以往簡單的體驗提升到 對革命道路探索和對改革開放道路思考的層面上來,親身體會毛澤東、朱德作為領導者如何凝聚人心、共克難關。培養紀律嚴明、團隊協作的精神。
三、項目策劃
專題一:抗大精神模塊
專題教學
1.《弘揚玉蘭精神,做玉蘭式好黨員好干部》
2.《弘揚李保國精神,做新時期黨的宗旨的踐行者》
3.《抗大精神與習總書記新時期治國理政思想》
4.《弘揚抗大精神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現場教學
1.前南峪精神(邢臺縣抗大紀念館)
2.玉蘭精神(臨西縣呂玉蘭紀念館)
3.李保國精神(臨城縣李保國精神綠嶺現場教學基地)
激情教學
1.學唱革命歌曲
2.重溫入黨誓詞
體驗式教學
抗大學生生活體驗
專題二:黨史黨建模塊
專題教學
1.《抗大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歷史上的深遠影響》
2.《抗大發展歷史回顧》
3.《抗大在漿水戰斗歷程回顧》
4.《抗大精神與新時期黨建》
5.《抗大時期黨建工作及其現實啟示》
現場教學
1.重走抗大路(探尋抗大學員從晉東南向邢西轉移線路)
2.抗大--馳名中外的窯洞大學(抗大紀念館)
專題三:家風模塊
專題教學
1.《習總書記家風揭秘》
2.《抗大精神與紅色家風文化傳承》
3.《弘揚家風文化、樹立家國情懷》
4.《新時期共產黨人的家國情懷》
5.《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信念》
6.《領導干部人文素養提升》
訪談教學
老革命家后代談家風教育
專題四:黨性修養模塊
專題教學
1.《新時期共產黨人的黨性修養》
2.《弘揚抗大精神 增強黨性修養》
3.《弘揚抗大精神,踐行“三嚴三實”》
4.《學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做合格共產黨員》
專題五:文化邢臺模塊
專題教學
1.《邢臺歷史文化漫談》
2.《民族精神與紅色文化傳承》
3.《龍頭帶動 產業扶貧》
體驗教學 文化采風:實地感受當地拉洋片、舞獅子、皮影戲、腰鼓文化
四、專家介紹
紅色文化與傳統文化的部分形象大使和代表
李 訥:毛澤東的女兒,一代老革命家。
王景清:毛澤東的女婿,老革命家的代表。
毛世霖:毛澤東的侄孫,老革命家的晚輩。
黃國瑞:原中央警衛局政治部主任,中將。
袁存建:朱德總司令老管家,老紅軍、老革命前輩。
趙力平:朱德總司令兒媳婦,78 年黨齡的抗戰老兵。
馬紀元:鄧小平特型演員,首都機場航站樓黨委書記,中國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委員會執行副主任,鄧小平國際文化藝術研究院 院長。
靳 晉:北京市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常委、中國農業大學原 副校長、北京市人大常委。
王振山:毛澤東的扮演者,在舞臺上聲行并茂的詮釋主席的一言 一行,深受廣大觀眾的愛戴和擁護。
馮廣海:陳毅的特型演員,中國綠色聯盟建設工程形象大使、陳毅精神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趙申秋:周恩來的特型演員,在拍攝電影《大渡河》后深受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黨建專家
趙湘江:中組部黨建研究所副所長、教授。
王長江:中共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炳香: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
韓冬雪: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中國政治學會副會長。
家風教育主題
鮑日新:上海海事大學教授 家庭禮儀
彭 林:清華大學教授 治家莫如禮。
于 丹: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重建中國家教與門風
樓宇烈:北京大學教授 禮儀之邦與禮儀重建
王繼華:北京大學教授 家庭文化建功,禮門德風鵬翔
徐 勇: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家訓家風的內涵及關系。
邢臺抗大:一個時代不可磨滅的印記 邢臺縣前南峪村,是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敵后總校所在 地。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簡稱"抗大")陳列館坐落在河北省邢臺縣 漿水鎮前南峪村,2001 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 地",2002 年被中央軍委命名為"國防教育基地"。該館北依滔滔大河, 南眺巍巍太行。居高臨下,氣勢恢宏,整個建筑由青石砌成,顯得格 外質樸、莊重。該館由省、市、縣三級政府投資建造,總投資約 250 萬元,占地面積 10000 平方米,建筑面積 1100 平方米。工程于 1997 年奠基,于 1999 年 4 月 30 日竣工,是一座規模較大的抗大專題陳列 館。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2023年全國“兩會”有多個層面的特殊意義。2023年全國“兩會”是黨的二十大后的首次全國兩會,如何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和人民共同行動,如何布局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接下來的工作,都是2023年全國“兩會”的重點內容。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砥礪前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懈奮斗! 為更加全面深入學習2023年“兩會”精神及“兩會”內容要點,政研智庫培訓中心為全國各級政府及企事業單位開展2023年“兩會”精神解讀專題培訓。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精神,我單位擬聯系權威專家就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進行專題學習解讀,如有需要,請聯系我們(聯系電話:010-56037186,13439519466,1305136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