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re视频在线播放/久久精品国产视频/小七电影网官网进入/久久亚洲伦理

高培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亟待推進直接稅的改革

來源 : 未知 ? | ?1970-01-01

  在以“當前形勢下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難點與對策”為主題的主論壇三中,50人論壇學術成員、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培勇發表主題演講。他指出,中國必須發展實體經濟,中國企業稅負重的格局必須有所改進,中國的稅收制度必須走和世界稅收制度發展相融合、相契合的道路。

  大家下午好,15分鐘時間我想跟大家闡述一個見解,那就是在當前形勢條件下,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最要抓緊的一件事情就是推進直接稅的改革。直接稅改革和支持實體經濟聯系起來,大家感到有點風馬牛不相及,如果再加一句,直接稅的改革是一種增稅的改革,我想很多人就更有點摸不著頭腦。我想把其中的關系鏈條來加以解釋。

  我們都說在當前的經濟條件下,實體經濟特別困難,特別是做實體經濟的企業非常困難,急需國家給予支持。迄今為止我們發現的國家支持有兩個線索,其中一個線索,給企業減稅讓利,我們已經感覺到了。但是請大家特別注意,這兩年減稅降費的力度是空前的,可是在減稅降費的同時,政府的支出并沒有同規模、同比例、同步驟的減。支出沒減或者支出沒有跟上減稅降費的力度,政府收入減少之后的虧空,是以增列赤字、增發國債來彌補的。換句話來講,政府給實體經濟給企業減費降稅的錢,不是自己省下來的錢,而是借來的錢,我們走的是一條以借錢來支撐減稅降費的路子,這是其一。

  其二,政府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支持企業的發展,動用的另外一個辦法就是稅制改革的行動。鑒于企業家普遍抱怨中國企業的稅負重,因此這一輪的稅收制度改革不同于以往的地方,它不是著眼于總量的削減,而是著眼于結構的削減,什么叫結構的削減,就是盯著給企業減稅,給實體經濟減稅,而不是給全民減稅。為什么做出這樣的判斷,道理非常簡單,論及中國的宏觀稅負,我們不是世界上最高的,2010年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其中就有一個話題,中國的宏觀稅負在世界上是處于什么樣的位次。我們用的是2009年的數據,工業化國家,平均稅負和宏觀稅負的平均數是39.2,中國到了今天也沒達到這樣的數字,30%多一點,而且還是把四個預算通通相加之后得到的結果。但是我們的企業家為什么抱怨稅負重,難道他們說瞎話了嗎,我們說不是。宏觀稅負不重,而企業的稅負重,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90%以上的稅收是向企業收的,不是向個人收的,我們只要征100塊錢的稅,你摸一摸誰交給稅務局的,90%甚至更多都是企業交給稅務局的。所以中國的宏觀稅負和其他國家宏觀稅負一個最大的區別在于,在其他國家宏觀稅負大體上各占一半,或者更多的是個人承擔的。比如走到歐洲,承擔的稅負是45%,個人承擔的稅負是55%,走到美國發現企業承擔的稅負只有30%,個人承擔的稅負70%。宏觀稅負重,我們的宏觀稅負是約等于企業稅負的,有多少宏觀稅負基本上就有多少企業稅負。因此從2013年發起的這一輪稅收制度的改革,提出的不同于以往的重要的方向是提高直接稅比重,盯的是比例,在宏觀稅負保持不變的條件下,減輕企業的稅負,增加個人的稅負,因為直接稅基本上是向個人直接征收的稅,而間接稅主要是向企業征收的稅。

  因此我們走的稅制改革道路不同以往是減企業繳納的間接稅,增向個人征稅的直接稅。從2013年到今年這個時點,將近四年時間當中,發生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稅收制度改革都有什么,納入規劃的16個稅種,包括增值稅、資源稅、環保稅、個人所得稅、房地產稅、消費稅,六個稅種當中大家看到能夠有所進展并且確確實實讓我們感受到的最重要的就是營改增,不管大家怎么說金融企業營改增之后我稅負增加了,或者沒減那么多,那只是微觀數據的顯示,從宏觀數據來講,的的確確是減稅了,不講其他,原來繳納營業稅的企業,你手中開具的發票,至多是一種報銷憑證或記賬憑證,當你轉用增值發票的時候,這個憑證就是可以抵扣的憑證。有可能討論的是減的規模有多大,這是另外一個問題。我們迄今看到的稅收制度改革,基本上都發生在間接稅上,基本上都是以減稅作為它的基本行動路線的,我們要問的是,結構性的改革是一種此減彼增的改革,增的改革做了嗎?到現在沒有,房地產稅沒有動靜,以個人所得稅綜合制沒有動靜,我們看到的稅收制度改革的基本行動路線過去四年多是什么,該增的稅沒增,該減的稅減下來了,減下來之后的收入歸空拿什么去填補,還是增列赤字、增發國債。這幾年我們國債的增發、赤字的增列,大家經常講的是地方債這種大類巨額的發行所帶來的風險等等,都和這些有直接的關系。我們走的是一條以借錢來支撐稅收制度改革的道路。

  兩件事情放在一起,都和企業相關,都和實體經濟相關。我們說兩件事都必須做、都該做,但是其結果是什么?孫司長一開始就講金融工作會議,關注金融風險,站在金融風險的角度看看這兩個方面的進展,得出的結論是什么,第一,都是不可持續的,怎么能指望政府通過增發國債來給大家減稅降費呢。要讓減稅降費的路持續下去,真正感受到減稅降費的好處,讓稅收制度真正落地,讓企業稅負重的格局有所松動有所改進,其實在目前的中國只有一件事該做也必須做,加快推進直接稅的改革。我們迄今為止納入到直接稅改革清單的稅種就是兩個,其一是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要走綜合制的道路,但是大家要記住,改綜合制要加稅的,不是減稅的改革。現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除了重慶和上海兩個城市之外,其他所有的地方我們個人繳納的房地產稅是0,在這個基礎上加多少,哪怕房地產稅率定為0.1%、1‰,它也是加稅。這樣的改革當進入到我們的視野的時候,它的難度非常之大,但是考慮到中國必須發展實體經濟,考慮到中國企業稅負重的格局必須有所改進,也考慮到中國的稅收制度必須走和世界稅收制度發展相融合、相契合的道路。因而,千難萬險,我們也得從腳下的個人所得稅實行綜合制、房地產要開征這樣一個路子開始起步,從而收獲我們所寄希望的目標,同時又不加劇甚至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我就說這些。

推薦閱讀

熱門課程

更多+

聯系我們

更多+

010-56037186

zy_thinktan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