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2015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偉大的實踐,目前去杠桿已經取得重大成就,壞的杠桿被去掉,未來的杠桿是透明的、可穿透的、標準化的,明年應及時轉為穩杠桿。”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長姚余棟在以“金融科技鏈接智慧未來”為主題的2018杭州灣論壇上如此表示。
姚余棟認為,杠桿有好杠桿和壞杠桿之分。就好比身體里的膽固醇,有高密度和低密度的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是好的,低密度是不好的。我覺得一定要區分出加的是好杠桿還是壞杠桿。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在關鍵時候逐漸壓降影子銀行,未來的資產逐步打破剛兌,這是幾年前不可想象的。所以以后杠桿都是透明的,可以穿透的,類似標準化的或者是類公募的,向公募看齊的這樣的一個資產管理。這個非常了不起。美國也是做不到,各國也是做不到,我們在2020年12月完成平穩過度,把原來的壞杠桿變成好杠桿,這個非常重要。
以下是發言實錄:
姚余棟:謝謝主持人,2019年中國經濟需要從去杠桿果斷轉為穩杠桿,我先講兩個例子,去杠桿一般會出現金融危機的,過去100多年來,只有三個例子沒有出金融危機,一個是美國戰后的去杠桿,戰后的需求的拉升;一個是我們國家1998年的去杠桿,加入WTO帶來了外部需求。我覺得這次的去杠桿是第三個例子,沒有金融危機的去杠桿。
實際上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人民銀行的易行長說穩杠桿,能夠穩就很了不起,我們能夠穩,不發生系統性的金融危機就很了不起。去杠桿是很艱難的過程,一定要中西醫結合,猛藥之后用中醫調節一下身體,持續用猛藥傷身體,達不到長期的效果。
第二點,杠桿有好杠桿去壞杠桿之分。比如說我的體重明顯超重,后來了解到膽固醇有高密度和低密度之分,高密度膽固醇是好的,低密度是不好的膽固醇。我覺得一定要區分出加的是好杠桿還是壞杠桿。我現在減少吃肉或者是很少吃肉,一開始很痛苦,因為還是喜歡吃肉的。現在少量吃一點魚,雖然我的體重沒有下來,但是我的膽固醇都是好膽固醇,這個要分清楚。
我覺得2015年12月份中央經濟會議實施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偉大的實踐,使中國經濟迅速強勢回暖,在這種背景下,黨中央國務院決策,一行兩會推出強監管,陸續出臺的政策有幾百項,這些都是猛藥,但促使我們以前的壞杠桿轉化為好杠桿。我們原先有100萬億的理財,其中50萬億涉及剛兌,通過強監管以后,整體風險得到了控制。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關于資管新規出臺的政策,可謂千錘百煉,幾乎完美,政策水平是非常高的。
這些措施在關鍵時候讓我們的影子銀行或者是未來的資產轉成打破剛兌的資產,這是幾年前不可想象的。以后再加的杠桿都是透明的,可以穿透的,類似標準化的,或者是類公募的。這是非常了不起的。美國做不到,各國也做不到,我們要在2020年12月31日完成平穩過度,把原來的壞杠桿變成好杠桿,你加的是什么,這個非常重要。
另外,我們看看主體,地方政府受到抑制,國有企業去杠桿受到限制,民營企業股權質押出現的一些問題,有的也是比較激烈的。各個主體無論是從地方政府都是在去杠桿。這個過程有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強勢支撐,有金融的強監管使我們一下子把壞杠桿變成好杠桿,把以前很多低密度的膽固醇,變成高密度的膽固醇。大家想一想,2020年12月31日開始只有少部分不能處理的資產經過批準可以延續,大部分都是凈資產管理,這是類公募的,非常了不起。
第四點,我們當前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首先主要是經濟下行,經濟下行的壓力比較大,大家看看房地產,銷售在下行,我們的固定資產投資,邊際下行壓力比較大,消費沒有以前這么強勁,進出口面臨外部沖擊,中美貿易摩擦這個效果還沒有完全的顯現,因此,明年我們面臨的經濟下行的壓力比較大。
還有對于社保的問題,依然沒有徹底地消除這個問題,社保怎么辦,說暫時不收,將來收不收是一個問題,我擔心這可能帶來失業的問題。我覺得需要保增長。保增長需要及時地穩就業。明年的情況,現在需要及時進行調整,及時轉化為穩杠桿。我感覺供給側改革還是需要繼續,這是一個偉大的實踐和創新。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強監管把壞膽固醇很大程度轉成好膽固醇,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中國的經濟面臨的外部沖擊也是比較大的,下行壓力也是比較大的,所以,這個時候需要中西醫結合,前段時間用猛藥,現在需要趕快調理,階段性轉為穩健康,讓身體強健一下,保持經濟在合理范圍之內成長,一定是要保護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大家想一想以后如果明年M2增長,銀行的表外在增加,增加的都是按照資管新規要求來的。所以,我覺得去杠桿取得了階段性的重大成就,創造了一個在沒有系統性金融危機的情況下的成功的去杠桿。
“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論斷,由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表述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經濟社會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從“發展階段”到“發展主題”,再到“首要任務”,三個重要表述層層遞進,說明對高質量發展內涵和重要性的認識,已經由最初主要針對經濟領域、側重于經濟高質量發展拓展至經濟社會等各領域,進而提升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高度,凸顯了高質量發展的全局性、關鍵性意義。從理論和實踐結合角度看,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全面理解和把握高質量發展中質和量,統籌好質量和速度的關系。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2023年全國“兩會”有多個層面的特殊意義。2023年全國“兩會”是黨的二十大后的首次全國兩會,如何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和人民共同行動,如何布局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接下來的工作,都是2023年全國“兩會”的重點內容。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砥礪前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懈奮斗! 為更加全面深入學習2023年“兩會”精神及“兩會”內容要點,政研智庫培訓中心為全國各級政府及企事業單位開展2023年“兩會”精神解讀專題培訓。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精神,我單位擬聯系權威專家就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進行專題學習解讀,如有需要,請聯系我們(聯系電話:010-56037186,13439519466,1305136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