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宏觀經濟何處去?政府會有如何對策?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魏杰,近日的一次演講,揭示了2019年的經濟路線圖,以下為一位現場聽眾的核心要點筆記:
第一部分 “六個穩”
“六個穩”:穩就業、穩金融、穩預期、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
主要談穩就業、穩金融、穩預期三個——
一、穩就業
穩就業主要是兩個行業:房地產,汽車,這兩個行業影響很大。
(一)積極的財政政策
減稅:增值稅預計減兩個點以上小微企業可能不用交增值稅了,逐步向直接稅過渡,為將來取消增值稅做鋪墊。
個稅:年收入20萬以下,有可能各種抵扣基本不用交稅了;
虧損邊緣的企業絕大部分會脫離破產危險,預計減稅總額兩萬億以上;
財政投資會加大,兩萬億;
公共產品投資,如基礎設施等財政赤字預計3%以上;
新“四萬億”,減稅兩萬億,財政投資兩萬億。
(二)調整環保政策
發展是硬道理,停止野蠻環保執法;
給足夠的時間讓企業環保整改,不再一刀切關停。
二、穩金融
(一)調整去杠桿政策
政府負債率40%,算上地方融資平臺,實際政府負債率55%;
企業負債率159%,減去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實際130%;
居民負債率55.8%。
明年調整重點:控制好去杠桿力度,三年時間降到200%左右五年時間,把負債率降到國際正常水平;
推動結構性去杠桿,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是去杠桿重點不再剛性兌付。
存量負債率怎么辦?
1、國有企業
確定主業,變現非主業資產還債,比如海航,最近在甩賣資產混改:參照聯通模式,放棄控股權、鐵總要混改;
國有銀行:現在發永續債務,類似股份。
2、地方政府債務
控制新增債務:掐斷開發區貸款、清理三P項目、干部提拔要考核負債率存量怎么辦?最后可能還是中央政府兜底。
(二)調整貨幣政策
1、穩健的貨幣政策,明年不會放水,資產價格可能回落
2、保證流動性充足,保證經濟發展的貨幣需要
3、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順暢,“一二五”規劃(郭樹清語),成立政策性擔保公司,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三)穩外匯
兩個目標:
1、人民幣不能持續貶值,不能破7;
2、外匯儲備不能持續減少,要超過外債總額三倍,得在三萬億以上。
做四件事:
1、外匯放開的項目不會回調,比如個人一年五萬美元換匯額度;
沒有放開的基本停止:禁止海外買房、海外炒股、投資類海外保險等;
2、限制海外并購:技術類放開,非技術類叫停;
3、一帶一路投資:使用人民幣投資;
4、資本項目下頻繁操作,比如發人民幣債,穩定離岸人民幣匯率。
(四)穩股市
四個辦法:
1、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可能強制分紅,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加強退市處理;
2、減少行政干預:監管部門只能做信息透明的工作;
3、推動中長期資金進股市,保證股市穩定:保險資金,社保基金等;
4、加快改革:科創板,注冊制等。
(五)穩金融秩序
1、整頓互聯網金融:2019 全面清理p2p 等金融亂象:p2p 把信息中心變成信用中心了 ;
2、規范影子銀行;
3、數字貨幣平臺通通清理。
(六)穩房地產
房地產是類金融產業,目前個人財富65%是房子;
2019 政策方向: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房價不能大跌、會限制某些機構賣房(上市公司、銀行等) 調控政策下放給各地政府(最近合肥、菏澤的例子)。
三、穩預期
核心是穩定企業家的預期,要點是加強產權保護;
最近的最高檢十三條司法解釋就是例子;
明年會出臺保障企業家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的法規。
第二部分 國際環境復雜多變
核心:處理好中美關系,保證國際環境穩定,中方最近已讓步兩條:大豆和汽車。
三個原則
一、保護中國經濟核心利益
中國處于全球產業鏈環節最好位置,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離不開我們,發達國家搞創意經濟,只有在中國才能落地,給別的發展中國家出口基礎設施,出口技術。
二、通過貿易戰,推動內部改革
比如出口補貼,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一視同仁,這些方面會改革。
三、絕不能和美國打冷戰
決策層很清醒;要和美國永遠熱情地擁抱在一起;美國不是鐵板一塊,是聯邦制,要和美國地方政府和美國企業擁抱在一起。
2008不應該借錢給美國政府,應該直接救助美國企業,現在就成很多企業股東了;要會講中國故事,會聽美國故事;美國右派可能會打臺灣牌,我們會比麻煩。
第三部分 建立高質量的增長模式
過去40 年的高增長模式已經走到頭了以后要轉向高質量增長。
一、經濟結構要轉向中高端
什么是中高端?有具體指標——
戰略性新興產業超過60%;
服務業比重60%以上;
現代制造業超過60%。
二、經濟體制高效廉潔
目前政府的問題:既不撒手、也不干事加強政府體制改革,簡政放權;
最近已經出政策:全面取消投資審批,全面轉向負面清單制。
全面推動政府信息化管理,減少腐敗:
1、信息化辦公,人不見人;
2、推動政府購買公共服務;
3、5G 開始,政府信息全面上網,辦事公開透明。
三、技術創新
經濟增長,相比勞動力,土地,資本等要素,技術貢獻要50%以上, 供給側改革,產業結構升級。
“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論斷,由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表述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經濟社會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從“發展階段”到“發展主題”,再到“首要任務”,三個重要表述層層遞進,說明對高質量發展內涵和重要性的認識,已經由最初主要針對經濟領域、側重于經濟高質量發展拓展至經濟社會等各領域,進而提升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高度,凸顯了高質量發展的全局性、關鍵性意義。從理論和實踐結合角度看,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全面理解和把握高質量發展中質和量,統籌好質量和速度的關系。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2023年全國“兩會”有多個層面的特殊意義。2023年全國“兩會”是黨的二十大后的首次全國兩會,如何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和人民共同行動,如何布局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接下來的工作,都是2023年全國“兩會”的重點內容。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砥礪前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懈奮斗! 為更加全面深入學習2023年“兩會”精神及“兩會”內容要點,政研智庫培訓中心為全國各級政府及企事業單位開展2023年“兩會”精神解讀專題培訓。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精神,我單位擬聯系權威專家就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進行專題學習解讀,如有需要,請聯系我們(聯系電話:010-56037186,13439519466,1305136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