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品友互動人工智能大會上,經濟學家李稻葵發表了《人工智能商業決策的萬億市場》的演講。
他認為,人工智能對兩個領域的改變超出我們的預期:一是生產側。“很多標準化、重復型的工作已經被機器人所替代,它的生產效率、質量控制水平遠遠比人工操作要好得多。”
過去幾年,李稻葵走訪過卷煙廠、電視屏幕生產廠以及機床產業,演講中他算了一筆賬:2017年中國有82萬億元的GDP,制造業大概占到38%,所以有約32萬億的產業正在被人工智能改變。
另一個被人工智能改變巨大的領域是商業決策。因為這個領域與消費緊密相關:傳統商業決策方式為,產品生產出來后,才決定到哪里投放廣告和宣傳資料。“商業決策+AI(人工智能)”實現了在生產前就通過大數據和各種各樣的人工智能渠道分析什么樣的消費者需要什么樣的產品。
李稻葵分析,與消費相關的零售行業大概占GDP48%,2017年,中國的GDP為82萬億元人民幣,所以有40萬億都與跟消費者、零售有關。這里面的每一個企業,都需要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方法來精準定位產品,精準定位產品的去向。
以下是李稻葵教授的分享:
熱錢涌向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領域有兩個流行觀點我認為有錯誤:第一個錯誤,大家對人工智能改變消費者生活的預期太高。例如像人工駕駛會被自動駕駛替代,其實我們離那個時代還很遠,個人估算,自動駕駛至少有十年才會真正到我們身邊。
但是,輔助駕駛已經來到我們身邊,比如說,它能幫我們處理追尾這種簡單的錯誤。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生活決策非常復雜,有很多應用場景,也有很多復雜的參數,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形,所以,大家對人工智能改變我們生活的預期太高。
正因為預期太高,所以碰到這樣的笑話也不為過。比如一個月前,在重慶,某互聯網公司與某汽車廠商要搞一個新的自動租車平臺,做現場直播,互聯網公司說可以通過手機APP控制,能把汽車“點”回來。當著汽車廠商老板的面,那個汽車就是不過來。那個老板最后走了,一邊走一邊搖頭,說這東西不成熟。
再比如說去年的博鰲論壇,有一個討論環節是有好勝者搞了一個所謂的機器人來主持,結果,關鍵時刻它不講話,該出聲沒出聲,主旨演講講了一半它出聲了,鬧出了笑話。
第二個錯誤,由于大家對人工智能所帶來在消費領域的產品創新期望過高,因此投資過多。坦率地講,這里面有相當多的泡沫。現在只要你說搞人工智能,就會吸引大量資金,人工智能就像當年的互聯網一樣、成為吸引投資者圈錢的金字招牌,我相信這里面有大量的投資會打水漂。
第二個錯誤與第一個錯誤完全相關,其實,大量投資者經驗并不是很豐富,也就是大學畢業不到五年,也許MBA剛畢業,拿了很多錢,這個世界上資金并不短缺,都在尋找投資機會。所以此時此刻人工智能投資存在泡沫。
生產側的智能化十年前就開始
在我看來,人工智能已經在改變經濟領域的兩個重大環節,被我們嚴重低估,是哪兩個呢?
第一個領域,在生產側,它已經在改變我們的生產方式。上星期我剛從重慶回來,那里有一家一年前投資的、半年前剛投產的生產大屏幕的工廠。大屏幕在中國是與芯片相反的產業,中國是這個產業的老大,量產全世界最大。這個工廠我們去看,基本上實現無人化,一塊玻璃進去,在大車間里轉28天,十來個工序,28天出來后就是一個大屏幕供你切割,然后機器根據你的需要進行檢測,這就是人工智能。
在生產側,我們的技術已經被人工智能所改變,這樣的工廠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我們的經濟領域會一個接一個地出現,很多標準化、重復性的工作已被機器人所替代,已被人工智能和各種各樣的軟件所替代,它的生產效率、質量控制水平遠遠比我們人工操作要好得多。
再舉一個例子,機床曾經是我國比較大的一個產業,以后會逐步不存在。為什么?因為機床以前靠人工操作和編程去實現,現在被整個流水線所取代,這是被我們低估的一個產業。多大呢?咱們做一個測算,我們中國經濟82萬億的GDP(2017年的數據),制造業大概占到38%,大數40%吧,40%是制造業,4×8=32,32萬億人民幣的產業正在被人工智能所改變,而這個進程早就開始。
10年前我參觀一家廣西的卷煙廠,這個工廠已經完全實現自動化,煙草進去,出來了就成卷煙,當時我問卷煙廠的經理,你為什么不雇工人,廣西的工人工資很低。他說你不知道,卷煙這個行業政府管理非常嚴格,一根煙都不能多、也不能少,如果有人進入生產環節,容易出亂。卷煙在流水線上生產,卷完煙后打包,然后封包,全是機器人。
所以有32萬億的大產業正在被人工智能所改變,而大家根本意識不到。
“AI+商業決策”更具爆發力
人工智能改變的第二個領域,就是被大家遠遠低估的商業決策領域。
人工智能正在改變的商業決策領域,這個產業多大?因為生產出來的商品要面對消費者,所以這個產業與消費者密切相關。從前是產品生產出來后,再決定到哪里投放廣告,品牌商再根據什么樣的人群、通過什么渠道遞送廣告,那是比較傳統的決策模式。現在不一樣,現在,生產之前就通過大數據和各種各樣的人工智能的渠道去分析什么樣的消費者需要什么樣的產品。
比如我們談到瑪氏集團,這是一個生產口香糖、巧克力的美國家族企業,很多人對這家企業可能還不夠了解,因為它沒上市,企業已經一百多個成員,在北京有它的分廠,還有一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瑪氏現在也開始用大數據做寵物食品,根據每個用戶傳遞到瑪氏公司營銷部門的寵物圖像,來分析你這個寵物大概需要什么樣的食品。
這個例子非常簡單,但是你想想看,類似的決策正在改變我們的商業活動。我們與消費相關的零售行業大概多少?占GDP48%,大概數為50%。82萬億(2017年)的GDP,約40萬億與消費者、零售相關。這每一個企業,背后都需要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方法來精準定位你的產品和你的去向。
再舉一個例子,共享單車都很熟悉吧?共享單車現在多少輛?大概大數3000萬輛,3000萬輛是怎么一個數字?我們一年的自行車產量也就是8000萬輛,其中5000萬輛出口,3000萬輛在國內銷售。
共享單車每年要投放600萬輛,這是一個產業,也是一個大有學問的產業,比如,每次我們刷車的時候,我們的數據:在哪里刷的?騎到什么地方?喜歡什么樣的車?這些信息都進到系統。所以共享單車未來最大的資產可能不是那3000萬輛單車,也不是那些現金流,而是它的數據。
這個行業完全可以通過人工智能的辦法來分析我們的生活方式,知道我們每個人大概早晨什么時候出門,晚上什么時候下班,在哪個地方取單車,附近有什么樣的商場、餐館,更不用說根據我們的騎行習慣給我們推薦,分析我們周末可能騎什么樣的自行車。所以這個行業也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行業,它代表著人工智能改變了整個商業決策的行業。
50萬億跟消費者緊密相關的零售行業,其中如果至少有10%的行業可以被大數據改變,那就是5萬億的行業。
最后我總結,判斷人工智能是否改變行業要抓核心,核心就是人工智能是否改變了我們的商業決策,是否改變我們整個行業模式。要從這個角度領先市場半步,領先同行半步,你才能夠真正做到轉型,變被動為主動。
“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論斷,由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表述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經濟社會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從“發展階段”到“發展主題”,再到“首要任務”,三個重要表述層層遞進,說明對高質量發展內涵和重要性的認識,已經由最初主要針對經濟領域、側重于經濟高質量發展拓展至經濟社會等各領域,進而提升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高度,凸顯了高質量發展的全局性、關鍵性意義。從理論和實踐結合角度看,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全面理解和把握高質量發展中質和量,統籌好質量和速度的關系。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2023年全國“兩會”有多個層面的特殊意義。2023年全國“兩會”是黨的二十大后的首次全國兩會,如何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和人民共同行動,如何布局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接下來的工作,都是2023年全國“兩會”的重點內容。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砥礪前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懈奮斗! 為更加全面深入學習2023年“兩會”精神及“兩會”內容要點,政研智庫培訓中心為全國各級政府及企事業單位開展2023年“兩會”精神解讀專題培訓。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精神,我單位擬聯系權威專家就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進行專題學習解讀,如有需要,請聯系我們(聯系電話:010-56037186,13439519466,1305136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