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房地產企業紛紛追求規模化經營,可以預見的是,萬億級別的房企不久即將出現,但在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容量之下,增量模式似乎不久即將看到天花板,在此背景下,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博士分析:中國未來30年的發展重中之重就在于城鎮化。
中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沒有同步進行
日前,由隆基泰和集團主辦的“千年新機遇魅力新白溝——白溝北部新城發展高峰論壇”,在白溝城市規劃展覽館舉行,論壇邀請了來自經濟、投資、文化、傳媒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專家從宏觀經濟到京津冀協同發展,從雄安新區發展到白溝的戰略定位,從樓市走勢預言到產業化布局,探討了區域發展和發展模式新機遇。
“中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沒有同步進行。”馬光遠說:“從歷史來看,伴隨著工業革命,國外的工業化和城鎮化是同步進行的,我國有些特殊,城鎮化目前還在進行著,我認為,中國未來30年的發展重中之重就在于城鎮化。大量的農民從城市走向城鎮,會帶來大量的市場、勞動力,將極大地增強經濟活力。”
“雄安新區將會是一個標桿,國家給予了高度重視,會將其打造成為一個未來發展的城鎮化樣板。”馬光遠說:“中國會有更好的未來,一定要站在更高的視野去大膽規劃,不能被自己的眼界和當下形式所局限。”他和全體出席人員來了一場20年后再聚首的約定,共看雄安的發展成果。
京津冀一體化不可逆轉
區域發展勢必同周圍的區位發生深刻的聯系,城市群就是這樣一種模式。
天津財經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叢屹教授認為,京津冀城市和諧發展至關重要。中國的城市群,就目前來看,京津冀城市群發展中處于較低水平,區域的協調能力還有待提高。雄安新區的建設將大大推動京津冀一體化的進程,交通、產業、環境、科技、醫療發展理念的協同將更好地釋放區域發展潛力,京津冀勢必將成為國際化城市群。
可以看到,目前的京津冀一體化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復興號列車連接了京津冀各個地區,“四縱四橫一環”即將布局完成。高速公路網不斷聯通。京津冀三地覆蓋119條公交線路,教育醫療資源等不斷共享。一個個北京轉移的產業落戶河北,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的就業機遇。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新增10萬畝,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完成林業建設任務19.7萬畝。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6年,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濃度呈下降趨勢。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要成果,三地共同受益。
“借勢出力守正出奇。”這是叢屹博士最后給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寄語。
區域轉型發展
區域發展在注重協調之外,內生的發展動力同樣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白溝,緊鄰雄安新區,上世紀70年代末曾是倒騰各種玩具、泥人、針頭線腦等小商品的集散地。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白溝人的生意也越做越紅火,“市場旁邊的停車場,每天停滿上百輛大卡車,外來采購商品的人不下十幾萬。”
1984年,白溝首家專業市場白芙蓉市場建成,這是白溝市場發展的第一個里程碑。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白溝已經發展成為全國知名的小商品集散地。
伴隨著無序的發展,白溝也一度出現追逐財富的亂象:欺行霸市,強買強賣,一些丑惡現象浮出水面。1994年8月,河北省對白溝開展“掃黃打非”攻堅戰,一次性收繳非法錄像帶2.2萬盤。在一次執法行動中,公安部門在白溝收繳仿真手槍1580支。
經過一系列市場規范行為,白溝認識到了只有從量到質才能更持續地發展。1996年,白溝提出“樹品牌、創品牌”,統一注冊20個商標,供當地加工戶免費使用。
從無牌到冒牌、貼牌,再到培育自主品牌,從低質低價到中高端原創引領,一路走來不尋常。如今,白溝箱包累計培育自主品牌1500多個,打造河北省著名商標37個、河北省名牌11個。白溝走出了一條區域自我革新自我發展的路徑。
隆基泰和自1999年進駐白溝以來,憑借城市運營商的宏偉魄力,先后開發運營12個專業市場,引領整個白溝市場迭代以及產業轉型升級,同時開創了一條產城共融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同時,隆基泰和集團致力于為不同類型的城鎮居民提供多元化生活體驗。為改善城鎮居民的居住環境,在白溝開發建設了10余個標桿項目,其中市政重點建設項目“紫金臺”,打造集綠地公園、商業、酒店、辦公、公寓、云墅產品于一體的多業態、創新混合型文創綜合體,通過升級城市功能配套,推動白溝的發展進程。
馬光遠表示:“作為雄安的北大門——白溝,未來的發展也將受政策的紅利。雄安新區的建設會為白溝帶來云集的客商流和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而白溝的北部新城未來或將成為雄安新區周邊的另一個增長極。”
“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論斷,由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表述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經濟社會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從“發展階段”到“發展主題”,再到“首要任務”,三個重要表述層層遞進,說明對高質量發展內涵和重要性的認識,已經由最初主要針對經濟領域、側重于經濟高質量發展拓展至經濟社會等各領域,進而提升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高度,凸顯了高質量發展的全局性、關鍵性意義。從理論和實踐結合角度看,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全面理解和把握高質量發展中質和量,統籌好質量和速度的關系。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2023年全國“兩會”有多個層面的特殊意義。2023年全國“兩會”是黨的二十大后的首次全國兩會,如何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和人民共同行動,如何布局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接下來的工作,都是2023年全國“兩會”的重點內容。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砥礪前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懈奮斗! 為更加全面深入學習2023年“兩會”精神及“兩會”內容要點,政研智庫培訓中心為全國各級政府及企事業單位開展2023年“兩會”精神解讀專題培訓。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精神,我單位擬聯系權威專家就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進行專題學習解讀,如有需要,請聯系我們(聯系電話:010-56037186,13439519466,1305136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