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22日消息(記者陳銳海)21日,在以“改革開放再出發”為主題的“2018國是論壇”上,國務院參事陳全生提出,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想要提升中國制造業的水平,就要讓制造業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實現制造業和互聯網的真正融合,變“制造”為“智造”和“創造”。
陳全生認為,當前,互聯網多在流通領域應用,不論是網購電商還是飯館送餐,都是將生產廠家與消費者連通起來,降低流通費用。“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今天,互聯網要在供給側結構改革、在制造業生產領域中廣泛應用。而制造業作為主體,最知道要利用互聯網解決哪些自身最難、最緊迫的問題。”
首先,在陳全生看來,制造業要利用互聯網解決“最頭疼”的產能過剩問題。利用互聯網搜集全球的產業結構和分布,把中國的產能過剩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全球范圍進行我國產業結構重組和生產布局,將我國產業結構與世界產業結構相結合,進行國際產能合作,探索我國制造業在全球的生產布局之路。“解決產能過剩不能沿用過去的一套老路,去產能的‘去’,一是去掉的‘去’,二是去哪的‘去’。”陳全生說。
他提出,制造業要設立或聯手專司國際產能合作的互聯網信息公司,同時要設立專司國際產能合作的產業整合基金公司。兩類公司聯手,發揮各自優勢,搜集整理國內外產能信息,在國內找供方,在國外找需方,還可與國外基金公司和互聯網公司聯手,共同找項目。一旦找到,就可成立股份制的項目公司,按市場化方式運作。
“其次,制造業要利用互聯網解決企業之間相互欠債的問題。”陳全生認為,當前,企業資金緊張,尤其中小制造企業的資金鏈緊繃,你欠我,我欠他,他欠你,似多米諾骨牌,倒一塊,就會倒一片。過去解決三角債靠企業逐個推導,化解難度大。現在通過互聯網,可把一個(幾個)地區(系統)所有企業的債務鏈連接起來,線上搜集企業相關數據,線下匯總企業財務報表,形成一個債務集合,然后重新組合債權債務關系,搭建新的債務鏈,進行大重組,實現大化解。
陳全生覺得,可成立債務化解公司,只設計提供化解方案,只牽線搭橋,不追債、不討債,不碰錢。債務越多,市場越大,供給越多,需求越多,化解成功的概率越大。“過去非人力能所為,現在正是互聯網強項。可多方、多地、多形式償還。除貨幣外,原材料、產品、設備、機器、汽車、廠房、宿舍、應收款、股票、債券、文物、字畫、房產等均可對沖。”
遇到過不去的坎,接不上的鏈,怎么辦?陳全生覺得可設立化解債務基金公司。債務基金公司投點錢,搭個橋,接個鏈,看到好希望、有價值的,可眾籌投點錢,占點股,“從這個意義上,互聯網電商就演變成互聯網債務資產管理公司。”
第三,陳全生認為,制造業要利用互聯網解決制造業員工培訓問題。
據統計局《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數據,2017年農民工28652萬,其中在制造業從業人數占29.9%,約8600萬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2.6%,約6240萬。“中國制造業產業大軍的主力軍是農民工,后備軍依然是農民工。依靠一支以初中文化為主體的制造業產業大軍,實現‘制造’向‘創造’的轉變,實現世界制造業強國的難度很大。”
陳全生說,國外技術可引進,現代設備可購買,管理方法可借鑒,但是高素質、高技能的產業工人隊伍,只有依靠自己培養,別無他途。六、七千萬農民工的培訓,不依靠互聯網,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同以往的一個師傅帶幾個徒弟,通過互聯網遠程教育,一個優秀的教師可以教會一大批學生,迅速提升工人的素質,這是互聯網的優勢所在。
“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論斷,由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表述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經濟社會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從“發展階段”到“發展主題”,再到“首要任務”,三個重要表述層層遞進,說明對高質量發展內涵和重要性的認識,已經由最初主要針對經濟領域、側重于經濟高質量發展拓展至經濟社會等各領域,進而提升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高度,凸顯了高質量發展的全局性、關鍵性意義。從理論和實踐結合角度看,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全面理解和把握高質量發展中質和量,統籌好質量和速度的關系。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2023年全國“兩會”有多個層面的特殊意義。2023年全國“兩會”是黨的二十大后的首次全國兩會,如何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和人民共同行動,如何布局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接下來的工作,都是2023年全國“兩會”的重點內容。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砥礪前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懈奮斗! 為更加全面深入學習2023年“兩會”精神及“兩會”內容要點,政研智庫培訓中心為全國各級政府及企事業單位開展2023年“兩會”精神解讀專題培訓。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精神,我單位擬聯系權威專家就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進行專題學習解讀,如有需要,請聯系我們(聯系電話:010-56037186,13439519466,1305136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