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re视频在线播放/久久精品国产视频/小七电影网官网进入/久久亚洲伦理

張燕生:我國推動對外開放不能開倒車 也不會開倒車

來源 : 騰訊網 ? | ?2018-11-14

2018年11月13日-14日,由財經雜志主辦的“《財經》年會2019:預測與戰略”在北京舉行。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在“改革開放四十年:方向與動力”環節中發表了主題演講。

張燕生表示,中國推動對外開放,我們不能開倒車,我們不會開倒車。過去40年我們還得到的經驗是什么?開放前行,舉步維艱,怎么才能開放?危機會迫使我們開放,壓力會迫使我們開放,困境會迫使我們開放。因此,我們過去40年總是講,倒逼是推動開放的非常重要的動因和推動力。

以下為發言實錄:

張燕生:非常感謝。我主要講的是對外開放40年,我們可以總結一些什么東西。

首先,對外開放40年,如果問我,這40年我們進步最大的地方是什么?我的看法很簡單,就是開竅,開了我們13億中國人的竅,什么是現代化,什么是市場化,什么是國際化。世界絕大部分的企業、百姓希望開放,希望交流,希望共享,從這個角度來講,過去的40年是一個生代體系,3歲會摔跤,12歲會逆反,18歲會幼稚,但是我們未來的路仍然是擁抱開放,擁抱市場化改革和擁抱和世界共享未來。

為什么我們會持這種理念?過去的幾千年,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給我們留下最深的歷史的經驗教訓是什么?我總結了三點:第一,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是我們幾千年歷史證明的。因此,我們中國推動對外開放,我們不能開倒車,我們不會開倒車。但是事實,今天的世界是怎么樣呢?可以看到美國在開倒車,一些國家在開倒車,為什么?開放如果不能招撫老百姓,老百姓就會起來反對,因此,要想讓開放不開倒車,開放就一定能夠給老百姓機會和成果的共享。

第二,開放的本質是改革,過去的40年,沒有改革的開放,沒有結構調整的開放,不可能進步。因此,體制的進步、體制的變化、市場化改革的方向,不能變。過去40年我們還得到的經驗是什么?開放前行,舉步維艱,怎么才能開放?危機會迫使我們開放,壓力會迫使我們開放,困境會迫使我們開放。因此,我們過去40年總是講,倒逼是推動開放的非常重要的動因和推動力。

第三,過去的40年,我們回憶一下,對外開放的第一桶金是誰帶來的?是臺港澳企業帶來的,是海外華人帶來的,他們用什么方式帶來了第一桶金?他們用“三來一補”,也就是我們講的代工、貼牌、低端和境外資本為主,我們會發現過去的40年有30年都是代工、貼牌、出口,從這個角度落講,我們要看廣東過去40年有三種模式:一種是代工貼牌的模式。一種是自主的模式。一種是特區的模式。過去的10年,這三種模式都在變。代工的模式走向自主創新,民營草根為主的模式走向國際合作,特區的模式走向體制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過去的40年,也就是說,我們總是在動態地變,動態的前進,雖然前進的道路很曲折,但是我們是這么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

剛才我們講,開放促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倒逼機制。看一看過去的40年,我們所形成的市場結構有什么變化?有什么差異?我列了一張表,制造業的市場結構,民營占61.2%,外資占11%,國企占27.8%。你會看到我們的制造業40年的改革開放形成的市場結構,七成以上是民營、外資,是一個混合所有制充分競爭的市場,才能夠帶來制造業的進步。前面幾位嘉賓都講到金融,金融的市場結構是什么?國企占90.7%,民企占7.8%,外企占1.5%,我們不說好壞,就說從市場結構看,金融外企民企加到一起還不到10%,這個市場結構不是充分開放,不是充分競爭,不是足夠有效的。這樣一來,我們就為自己提出來未來40年的改革開放怎么走。

我們入世到現在17年,國際上有著非常大的爭論,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中國是否履行當年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回答是肯定的。因為每年關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承諾履行的審議報告,最后的結論,中國是履行了承諾,中國是優等生。現在的問題是什么?我們可以看到世貿組織改革在三個方面開始探索推進:一是貿易爭端解決機制怎么能夠更加有效。現在美國在阻撓,因為美國認為,國內法大于國際法,為什么美國同其他國家的爭端要讓世貿組織來解決、來仲裁。二是如何提高世貿組織的效率,尤其是多哈回合談判的效率。三是涉及到新規則,什么是新規則,其中大國主導的新規則,要用市場扭曲和非市場經濟導向,把中國擋在未來國際多邊規則體系以外。

因此,我們發現現在中國到了一個坎兒,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推動我們下一步的改革開放。在這方面有三個議題是我們同國際社會爭論比較大的:一是國企改革。二是知識產權和財產權的保護。三是工業補貼的改革。這三項改革怎么能夠全面推動,就決定了我們在未來的國際社會如何擔當,因此,我就回顧前17年,我們加入WTO。當年很多朋友問:“為什么中國要接受15條?為什么要接受16條?”當時中國說了三句話,一是為了參與全球化,融入世界,為了開放。二是為了體制機制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為了改革。三是我們叫狼來了,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中,只有具備國際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活下來。因此,我們會發現,改革開放新的40年,如何能夠在過去40年的基礎上全面推動開放,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提升企業、產業國際競爭力和中國綜合國力,是我們在新形勢下能夠取得更大進步的一個關鍵。

推薦閱讀

熱門課程

更多+

聯系我們

更多+

010-56037186

zy_thinktan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