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11月14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他強調,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總結改革開放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充分認識改革開放重大意義和偉大成就,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繼續高舉改革開放偉大旗幟,把握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不斷把新時代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
會議審議通過了:
《海南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方案》
《海南省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實施方案》
《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有關財稅政策的實施方案》
《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綜合財力補助資金的管理辦法》
《關于調整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工作方案》
《加快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改革方案》
《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方案》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關于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意見》
《關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
《關于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的實施意見》
《關于加強和改進出版工作的意見》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方案》
《關于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的指導意見》
《“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北京市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的探索》
賦予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的使命
會議指出,黨中央著眼于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賦予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的使命,支持海南建設全島自由貿易試驗區,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要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完善政策體系,做好各項實施方案編制工作,盡快把四梁八柱搭建起來。對海南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加強綜合財力補助資金管理、調整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要統籌推進、抓好落實。
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
會議強調,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激發市場主體競爭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堅持約束與激勵并舉,尊重和保障市場主體自主經營權,有效保護各方合理權益,創新調控、監管、服務方式,合理運用公共政策給予引導和支持,提高市場重組、出清的質量和效率。
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
會議指出,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強化采購人主體責任,建立集中采購機構競爭機制,改進政府采購代理和評審機制,健全科學高效的采購交易機制,強化政府采購政策功能措施,健全政府采購監督管理機制,加快形成采購主體職責清晰、交易規則科學高效、監管機制健全、政策功能完備、法律制度完善、技術支撐先進的現代政府采購制度。
要把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會議強調,要把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優化學校、專業布局,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和育人機制改革,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著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
組建縣級融媒體中心
會議指出,組建縣級融媒體中心,有利于整合縣級媒體資源、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要深化機構、人事、財政、薪酬等方面改革,調整優化媒體布局,推進融合發展,不斷提高縣級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要堅持管建同步、管建并舉,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堅守社會責任,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會議強調,科技期刊傳承人類文明,薈萃科學發現,引領科技發展,直接體現國家科技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要以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為目標,科學編制重點建設期刊目錄,做精做強一批基礎和傳統優勢領域期刊。
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
會議指出,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適應街道、鄉鎮工作特點和便民服務需要,綜合設置基層審批服務機構,整合基層網格管理和指揮平臺,大力推動資源服務管理下沉,使基層各類機構、組織在服務保障群眾需求上有更大作為。
加強和改進出版工作
會議強調,加強和改進出版工作,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加強內容建設,深化改革創新,完善出版管理,著力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出版體制機制,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豐富、更加優質的出版產品和服務。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
會議指出,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目的是探索完善藥品集中采購機制和以市場為主導的藥價形成機制,降低群眾藥費負擔,規范藥品流通秩序,提高群眾用藥安全。要按照國家組織、聯盟采購、平臺操作的總體思路,堅持依法合規,堅持市場機制和政府作用相結合,確保藥品質量和供應穩定。
著力推進行政執法透明、規范、合法、公正
會議強調,要著力推進行政執法透明、規范、合法、公正,不斷健全執法制度、規范執法程序、創新執法方式、加強執法監督,全面提高執法效能,推動形成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系,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各地區要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
會議指出,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領導基層治理的堅強戰斗堡壘,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任務。北京市委以“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改革為抓手,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聚焦辦好群眾家門口事,打通抓落實“最后一公里”形成行之有效的做法。各地區要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樹立到基層一線解決問題的導向,解決好群眾身邊的問題。
要扎實做好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工作
會議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扎實做好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工作,把回顧總結40年改革開放同新時代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結合起來,把吸取改革開放歷史經驗同解決現實矛盾問題結合起來,把充分展示改革開放偉大成就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結合起來,把深化改革開放同推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結合起來,以更大決心、更大勇氣、更大力度把改革開放推向深入。要注意從歷史、全局、戰略的高度總結40年改革開放成就和經驗,突出時代性、思想性、實踐性。要堅持問題導向,對一些帶有共性、規律性的問題,要注意總結和反思,以利于更好前進。
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部署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既取得很多重大歷史性成就,也創造和積累了很多改革的新鮮經驗。要把這個階段改革工作總結好,把新時代改革開放精神風貌展現好。
會議強調,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要拿出實實在在的行動,在抓改革落實上下更大氣力,關鍵是找準問題、抓住問題、解決問題。既要關注整體面上改革推進落實情況,也要善于從小處切口、點上發力,確保問題發現一個就能解決一個。地方抓落實要從全局高度把握黨中央戰略意圖,使地方改革更好融入國家改革發展大局,把黨中央要求搞準,把存在突出問題搞準,做實改革舉措,提高改革效能,切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會議指出,40年實踐證明,越是環境復雜 ,越要保持戰略定力,把得住大局,看得清方向,站得穩腳跟,擔得起風險。我們要加強戰略研判,既謀劃戰略性改革,也推動戰役性改革,通過改革來釋放內需潛力、激發經濟活力、培育增長動力。要營造好改革開放社會氛圍,加強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及時回答干部群眾關心的重大思想認識問題,善于聽取正確意見,堅定全社會改革信心。
“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論斷,由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表述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經濟社會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從“發展階段”到“發展主題”,再到“首要任務”,三個重要表述層層遞進,說明對高質量發展內涵和重要性的認識,已經由最初主要針對經濟領域、側重于經濟高質量發展拓展至經濟社會等各領域,進而提升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高度,凸顯了高質量發展的全局性、關鍵性意義。從理論和實踐結合角度看,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全面理解和把握高質量發展中質和量,統籌好質量和速度的關系。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2023年全國“兩會”有多個層面的特殊意義。2023年全國“兩會”是黨的二十大后的首次全國兩會,如何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和人民共同行動,如何布局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接下來的工作,都是2023年全國“兩會”的重點內容。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砥礪前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懈奮斗! 為更加全面深入學習2023年“兩會”精神及“兩會”內容要點,政研智庫培訓中心為全國各級政府及企事業單位開展2023年“兩會”精神解讀專題培訓。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精神,我單位擬聯系權威專家就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進行專題學習解讀,如有需要,請聯系我們(聯系電話:010-56037186,13439519466,1305136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