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召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全會作出的重要判斷,令人深思,也令人感同身受。全會作出的重大部署,意味著9000萬共產黨人和近14億中國人民,站在向國家治理現代化奮進的新起點上,都重任在肩。
2、全會總結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的13個方面顯著優勢。其中,“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排在第一位,而另外12個顯著優勢之所以能夠確立,也是首先因為有了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
3、全會面向未來提出的13個“堅持和完善”,是重大戰略任務。其中很多任務與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任務緊密銜接。同時也有一些新的亮點。比如在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中,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把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放在重要位置上;在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中,強調“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等等。
4、要準確領會、把握四中全會精神,不妨從這四個“兩”入手:胸懷兩個大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面臨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推動兩場革命——在不斷自我革命中推動偉大的社會變革;鍛造兩種能力——改革創新的能力,以制度定型、以制度展現一個國家的價值觀和穩定性的能力;保持兩樣心態——充滿自信的心態,充滿憂患意識的心態。
“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論斷,由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表述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經濟社會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從“發展階段”到“發展主題”,再到“首要任務”,三個重要表述層層遞進,說明對高質量發展內涵和重要性的認識,已經由最初主要針對經濟領域、側重于經濟高質量發展拓展至經濟社會等各領域,進而提升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高度,凸顯了高質量發展的全局性、關鍵性意義。從理論和實踐結合角度看,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全面理解和把握高質量發展中質和量,統籌好質量和速度的關系。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2023年全國“兩會”有多個層面的特殊意義。2023年全國“兩會”是黨的二十大后的首次全國兩會,如何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和人民共同行動,如何布局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接下來的工作,都是2023年全國“兩會”的重點內容。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砥礪前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懈奮斗! 為更加全面深入學習2023年“兩會”精神及“兩會”內容要點,政研智庫培訓中心為全國各級政府及企事業單位開展2023年“兩會”精神解讀專題培訓。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精神,我單位擬聯系權威專家就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進行專題學習解讀,如有需要,請聯系我們(聯系電話:010-56037186,13439519466,1305136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