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完善制度 推動國家治理
田兆陽 教授 北京行政學院
一、會 議 主 題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舉行。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作重要講話。
全會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案例A:治理和管理的區別:
案例B:何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二、開創性里程碑意義
用一次中央全會專門研究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問題并作出決定,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對這次全會的歷史地位及其深遠影響,應當放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長遠發展中來認識和把握。
1、 這次全會是在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
2、 這次全會主題重大、事關根本。
3、 這次全會成果豐碩,影響深遠。
案例A:習近平在2016年10月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案例B: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成熟標志: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
案例C:取經夢之隊黃金組合“歷經磨難”“性格互補”。
三、《決定》說明
受中央政治局委托,習近平就《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起草情況向全會作說明。
(一) 決定稿起草背景和考慮
第一, 這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大任務。
第二, 這是把新時代改革開放推向前進的根本要求。
第三, 這是應對風險挑戰、贏得主動的有力保證。
案 例:《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制度更重要。
(二) 起草過程
(三) 決定稿的基本框架
決定稿由15部分構成,分為三大板塊。第一板塊為第一部分,是總論;第二板塊為分論;第三板塊為第十五部分和結束語。
案 例: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的講話
四、 《 決 定 》內 容
(一)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
(二)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案 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
十 八、把 黨 建 設 得 更 加 堅 強 有 力
(三)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四)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
(五)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
1、完善國家行政體制。
2、優化政府職責體系。
3、優化政府組織結構。
4、健全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體制機制。
案 例:2010年初習近平縣委書記班講話:“郡縣治,天下安”
(六)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七)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1、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
2、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
3、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
案 例: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未婚先孕
4、完善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
5、建立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創作生產體制機制。
案 例:京滬高考作文題目分析
(八)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1、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
2、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
3、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案 例:習近平執政理念三種答案四句話
4、強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
案 例A:健康中國戰略
案 例B:真 假 P X A
(九)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
1、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有效機制。
2、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3、健全公共安全體制機制。
4、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5、完善國家安全體系。
案 例:維護重點領域國家安全
(十)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2、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
3、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
4、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
案 例: 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系。
敬畏、尊重、順應、保護。無法抗拒的規律,
(十一)堅持和完善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確保人民軍隊忠實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
1、 堅持人民軍隊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屬于黨中央。
2、 健全人民軍隊黨的建設制度體系。
3、 把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貫徹到軍隊建設各領域全過程。
案 例:軍隊體制機制改革(郭伯雄、徐才厚)。
(十二)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
(十三)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 健全黨對外事工作領導體制機制。
2、 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
案例:推動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
3、 推進合作共贏的開放體系建設。
4、 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
案 例:積極參與引導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
(十四)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
1、 健全黨和國家監督制度。
2、 完善權力配置和運行制約機制。
3、 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
案例:完善國家監督體系,走中國特色監察道路
(十五)加強黨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領導
案 例:習近平談監察體制改革
五、充 分 肯 定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
2、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團結帶領人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贏得了中國革命勝利,并深刻總結國內外正反兩方面經驗,不斷探索實踐,不斷改革創新,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和發展黨的領導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取得歷史性成就。
案例:鄧小平1978年12月13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3、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寧、國家統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4、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近十四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
案 例:習近平“鞋子理論”
六、顯 著 優 勢
全會強調,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主要是:
1、 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勢;
2、 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發展人民民主,密切聯系群眾,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的顯著優勢;
3、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的顯著優勢;
4、 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
5、 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顯著優勢;
6、 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顯著優勢;
7、 堅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的顯著優勢;
案 例:中國詩詞大會冠軍之爭
8、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顯著優勢;
案 例: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判者和最終評判者。
9、 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善于自我完善、自我發展,使社會始終充滿生機活力的顯著優勢;
10、 堅持德才兼備、選賢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養造就更多更優秀人才的顯著優勢;
案 例:唐宋八大家蘇軾《題西林璧》
11、 堅持黨指揮槍,確保人民軍隊絕對忠誠于黨和人民,有力保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顯著優勢;
案 例:古田會議與“協成店”
12、 堅持“一國兩制”,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顯著優勢;
13、 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作出貢獻的顯著優勢。
案例A: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
案例B:中美關系性質的8種不同判斷:
這些顯著優勢,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據。
七、總 體 目 標
1、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順應時代潮流,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必須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下更大功夫。
2、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改革創新,突出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證。
3、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是,到我們黨成立一百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
4、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
案 例:分兩步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八、制 度 圖 譜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第一次系統描繪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圖譜,它由13個部分組成,其中,黨的領導制度是國家的根本領導制度,它統領和貫穿其它12個方面的制度。這次全會著眼于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出了6個方面的要求。
1、 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
2、 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
案 例:船重千鈞,掌舵一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3、 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
案 例:嚴格執行向黨中央請示報告制度
4、 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
5、 健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制度。
6、 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打鐵必須自身硬。
案例A:習近平《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習近平講的7個故事發人深思。
案B例:補齊黨建制度短板(木桶理論)
九、經濟制度創新
多年來,我們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作為基本經濟制度。十九屆四中全會的一大創新,就是在此基礎上,把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上升為基本經濟制度。這三項制度,都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三者相互聯系、相互支撐、相互促進。這一重大創新,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對于更好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次全會對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做了重要部署。
1、 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就是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案 例:習近平在浙江《之江新語》
2、 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案 例: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3、 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案 例:鄧小平南方談話:市場經濟、制度、總結經驗。
4、 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案 例:習近平2018年兩會在廣東團談3個“第一”
5、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案 例A: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案 例B: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十、人大制度創新
1、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
2、 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案 例: 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3、 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案 例: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4、 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5、 健全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十一、法治體系創新
1、 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體制機制。
案 例: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2、 完善立法體制機制。
案 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3、 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
案 例 :十八大以來平反重大冤假錯案46起
4、 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
案 例:十九大報告: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
十二、統一戰線創新
1、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我國新型政黨制度。
2、 《決定》對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建設,健全相互監督特別是中國共產黨自覺接受監督、對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實施專項監督等機制作出部署。
3、 《決定》強調要發揮人民政協作為政治組織和民主形式的效能,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識。完善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制度,豐富協商形式,健全協商規則等。
案 例:習近平講故事武官常河與馬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
4、《決定》對堅持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獨特優勢,構建程序合理、環節完整的協商民主體系,完善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的落實機制,豐富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制度化實踐等作出部署。
5、 《決定》強調,要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堅持大統戰工作格局,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完善照顧同盟者利益政策,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
案 例:《習近平講故事》關于如何跳出“歷史周期率”
十三、“一國兩制”創新
1、 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
2、 健全中央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特別行政區行使全面管治權的制度。
3、加強對香港、澳門社會特別是公職人員和青少年的憲法和基本法教育、國情教育、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教育,增強香港、澳門同胞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
4、堅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案 例:2005年3月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反分裂法》
十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1、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對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頂層設計。
2、 6年來,我們黨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外事等各項工作中勠力推進,開辟了國家治理現代化新境界。這是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重要體現,也是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重要保證。
3、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要確保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在風云變幻中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們有著顯著優勢。
案 例:季塔連科談:葉利欽佩服鄧小平有經驗。
4、 這個優勢就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要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體系的基礎上,改革一切不利于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效能的體制機制,創造有利于解決發展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新的體制機制,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和發展。
案 例:全面增強黨的執政本領本
十五、工 作 任 務
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了14個方面進一步堅持和完善的制度體系:
1、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
2、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3、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4、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
案 例:習近平2017年5月3日在中國政法大學:德法兼修。
5、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
6、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7、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8、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9、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
10、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1、堅持和完善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確保人民軍隊忠實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
12、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
13、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4、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等各個方面,全面總結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容,規劃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標準和實現路徑。
n 案 例 A :中國第二次進口博覽會
n 案 例 B : 數說“一帶一路”五周年
十六:十九屆四中全會新提法
很多提法引人注目。實踐探索在深入,總結提煉在提高。
1、 國家治理效能 ——“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2、“經邦有術,持之以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的腳步一刻也沒有停止。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40次中央深改組會議、10次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400多個重要改革文件。
3、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向全黨鄭重發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偉大號召。 在黨的十九大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寫入大會的主題。 自2019年6月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全黨自上而下開展。
4、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 ——“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完善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創作生產體制機制”。
5、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 ——“要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強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
6、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7、社會治理共同體 ——“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8、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 ——“要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
9、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有效機制——“要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有效機制,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健全公共安全體制機制,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完善國家安全體系”。
案 例“楓橋經驗”的法治化
10、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必須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管治,維護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
案 例A:2019年4月30日習近平五四運動百年講話
案 例B:習近平的“干事觀”
“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論斷,由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表述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經濟社會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從“發展階段”到“發展主題”,再到“首要任務”,三個重要表述層層遞進,說明對高質量發展內涵和重要性的認識,已經由最初主要針對經濟領域、側重于經濟高質量發展拓展至經濟社會等各領域,進而提升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高度,凸顯了高質量發展的全局性、關鍵性意義。從理論和實踐結合角度看,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全面理解和把握高質量發展中質和量,統籌好質量和速度的關系。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2023年全國“兩會”有多個層面的特殊意義。2023年全國“兩會”是黨的二十大后的首次全國兩會,如何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和人民共同行動,如何布局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接下來的工作,都是2023年全國“兩會”的重點內容。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砥礪前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懈奮斗! 為更加全面深入學習2023年“兩會”精神及“兩會”內容要點,政研智庫培訓中心為全國各級政府及企事業單位開展2023年“兩會”精神解讀專題培訓。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精神,我單位擬聯系權威專家就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進行專題學習解讀,如有需要,請聯系我們(聯系電話:010-56037186,13439519466,1305136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