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龍永圖于8月26日網易經濟學家年會夏季論壇的發言實錄。
以下為演講實錄: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非常高興能夠再次參加網易財經論壇,最近美國搞的貿易保護主義,搞的全球很不安定,那么最近有一種觀點講,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主要的矛頭,主要是版權,所以我想就貿易保護和經濟反全球化發表一點我自己的看法。
反全球化的潮流,主要的方向,我想主要是兩個,一個針對二戰以來的全球多邊貿易體制,在貿易上來講,針對世界貿易組織,特朗普曾經揚言甚至退出世界貿易組織,認為這個組織已經過時了,沒有什么用了,我們看一看世界貿易組織是做什么的,中國入市以后,中央在國際的見證下,世界貿易組織,當時我們就講世界貿易組織,主要干三件事情,一個是制定貿易規則,第二是在全球談判,市場開放,第三就是解決國際貿易爭端。
那么特朗普顯然是不喜歡的這三個職能,他不喜歡全球一整套能夠管住美國在內的這一套國際規則。所以貿易保護主義申請的時期不斷的把矛頭指向以WTO為代表的全球貿易體系和貿易規則。第三,世界貿易組織主要搞開放市場的,不喜歡開放市場,只喜歡別的國家開放市場和自己不開放市場,在這個問題實現雙重標準。
第三個智能解決國際貿易爭端,本來世界貿易組織這個問題可以發揮非常多的作用,因為世貿組織有一個國際貿易的爭端體制。有獨立的一些中產所組成,但是美國以他自己強大的力量連續否決了幾個代表的資格,使得世界貿易組織在國際貿易的中財體制現已癱瘓,特朗普反全球化,首先反世界貿易組織,反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體系,反世界貿易組織進一步開放市場的談判,反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貿易的中財機制,所以這些讓美國全球貿易體制當中說了算。
特朗普反全球主義的第二個對象,就是反對貿易自由化,世界貿易組織成立的幾十年當中,關稅和貿易總協定一直在進行貿易自由化的談判,經過了若干輪的談判,肯尼迪會合和烏拉圭會合,談判的結果使世界貿易呈現非常自由發展態勢,當國貿總協定成立的時候,全球關稅總的水平是44%,201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確定中國的整體關稅水平的時候,當時世界貿易組織的總體全球平均水準已經降了6%,發展中國家平均10%,發達國家3%,由于當時我們中國堅持中國發展中國家,中國整體貫徹水平17%降到了9.7%。
所以整個過去幾十年全國自由貿易的進程,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降低關稅,降低關稅符合經濟全球化總的潮流,因為經濟全球化的結構是使得全球出現了很多的交錯復雜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每一個國家,很多的企業都在供應鏈的上面,哪一個國家關稅高,哪一個國家全球供應鏈體制當中就會處于被動的地位,比如大家在講到全球化的關稅問題和供應鏈問題的時候,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波音飛機,波音飛機有100萬個零部件,但是這100萬個零部件并不是在美國生產的,是在全世界70多個國家19萬個企業生產的,所以美國只不過是波音飛機的總部整合資源把全世界70多個國家100萬個零部件采購到美國,西雅圖組裝,銷售到全世界,經濟全球化和產業化運作最精準的案例,大家可以設想,如果美國把在全球生產的100萬個零部件和原材料進口到美國的時候,增加很高的關稅,波音飛機的制造成本會大幅度的增加,所以波音飛機要求美國政府,所有波音飛機零部件和原材料精準方面實現零關稅,只有這樣美國才可能在飛機的成本上,和空中客車這樣的企業競爭,只有關稅降的很低才有可能成為高科技含量的組裝者、生產者,生產基地,從而成為全球具有高科技含量產品的出口大國,汽車也是這樣子。
所以全球幾十年談判的結果,就使得關稅越來越低,而且關稅越低的國家在全球化的生產當中越占有有利的地位,關稅越高的國家全球化產業鏈的生產方面占有非常被動的地位,所以為什么過去全球關稅做了很大的調整,我們認識談判當中也對我們國內的有關部門做了很多的工作,而且事實證明,我們中國降稅是完全正確的,開始對我們中國談判當中要降稅阻力最大的主要是兩個部門,一個是海關,海關認為如果我們降稅以后海關增收的關稅大幅度的下降,影響國家政策財政收入,但是大家做了工作,其他國家的試點當中大家看到,關稅降低以后稅源和稅基擴大了,可以收到的關稅就會越來越多。
實際上總體關稅17%降到9%以后,關稅沒有減少,大幅度的增加,01年中國海關總的收入250億人民幣,到了去年我們海關關稅的總收入到了一萬九千億,降稅沒有影響我們國家的財政收入,當然也不會影響其他國家的財政收入,反對降稅另外一個重要部門就是汽車行業,因為當時汽車行業為了保護自己所謂幼稚的汽車產業,增收比如小汽車100%的關稅,談判當中不好意思,人家一定要我們降,后來我們同意把進口小汽車的關稅降到25%,出現有利的形勢,整車的關稅大幅度減少,所有大國的汽車制造商從豐田到大眾到通用全部進入中國汽車市場,中國市場大發展的事件,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小汽車的產量有7萬輛,去年2480萬輛,連續六年成為全國最大的汽車市場,所以只有實行貿易自由化,只有降低關稅,我們才可能真正的保護我們自己國內的產業,發展國內的產業,中國的經驗證明,反貿易自由化只能損害自己的產業,只能損害自己消費者的利益,所以現在我們目前正在進行一場大家關注的中美貿易的磨擦持有信心,因為我們知道政策高關稅的國家注定要失敗的,過去幾十年的談判已經證明,世界貿易組織最后通過20多年的談判所形成這樣一個關稅是完全符合客觀的市場規律的。
那么對于我們中國來講,我們是支持經濟全球化,我們支持經濟全球化,主要幾個方面進行支持,因為推動經濟全球化,有很多的力量,政府的力量,多邊體制的力量等,我們支持世界貿易組織所倡導的市場貿易體制,我們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所承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這樣一個要求。實際上,證明在過去十幾年當中,由于我們認真推行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得我們中國經濟的改革取得了重大的進展。第二,我們要支持多邊體制,習近平總書記和我們中國領導人在多次強調,我們支持多邊體制,反對單邊主義,因為只有多邊體制才能代表最廣泛的國家平衡的利益。
此外,我們希望各國政府都采取更加開放的貿易政策和投資政策,形成一個支持經濟全球化的態勢。
“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論斷,由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表述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經濟社會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從“發展階段”到“發展主題”,再到“首要任務”,三個重要表述層層遞進,說明對高質量發展內涵和重要性的認識,已經由最初主要針對經濟領域、側重于經濟高質量發展拓展至經濟社會等各領域,進而提升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高度,凸顯了高質量發展的全局性、關鍵性意義。從理論和實踐結合角度看,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全面理解和把握高質量發展中質和量,統籌好質量和速度的關系。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2023年全國“兩會”有多個層面的特殊意義。2023年全國“兩會”是黨的二十大后的首次全國兩會,如何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和人民共同行動,如何布局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接下來的工作,都是2023年全國“兩會”的重點內容。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砥礪前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懈奮斗! 為更加全面深入學習2023年“兩會”精神及“兩會”內容要點,政研智庫培訓中心為全國各級政府及企事業單位開展2023年“兩會”精神解讀專題培訓。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為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精神,我單位擬聯系權威專家就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進行專題學習解讀,如有需要,請聯系我們(聯系電話:010-56037186,13439519466,13051369998)